2014年3月5日星期三

Russell’s Theory of Definite Descriptions - 羅素的確定描述詞理論

"The present King of France is bald." 「現任的法國國王是禿頭」

忽然間拋出這無厘頭的陳述 (statement),你或許會有一個疑問:「法國現在是民主社會不是君主制度社會,怎會有國王的呢?」確實名為「現任的法國國王」的東西事實上是不存在的。

這個指涉不存在物體特性的陳述應該如果判定真假?這個情況我們或許可以嘗試以 set theory 來解說:假設「禿頭」為一個集 (set),那「禿頭」應該只包括已知是禿頭的東西,自然不會包括不存在的東西 (null is not included in the set),故這陳述應判定為「假」。但如果我們再看「現任的法國國王是禿頭」的反面 - 即「現任的法國國王不是禿頭」,以同樣的方法假設「不禿頭」為一個集,也會得出其反面陳述亦判定為「假」。那便違反邏輯學上的排中律 (Law of excluded middle),即「設任何陳述A,則 [A or (not A)] 必定為真」。故此,以 set theory 來解釋這類陳述的真與假並不可行。

如是者,羅素 (Bertrand Russell) 提出一點:不要把「現任法國國王」視為指涉項 (referring term),而應將其看成一段語句邏輯。即是由以下兩句以 and 的方式串連:

(1) x為現任法國國王 (x is the present King of France);及
(2) 就所有的y而言,如果y為現任法國國王,則x=y (For any y, if y is the present King of France, then x=y)

(1) 的設定是因為大家不知道「現任法國國王」的存在性;(2) 的設定是認知上一個地方最多只會有一個「國王」,即是說 there is at most one people is the present King of France。設 P(x) 為 "x is the present King of France" 的話,「現任法國國王」便寫成這樣:

($x){[P(x) & ("y)(P(y)y=x)]

如是者,設 Q(x) 為「x是禿頭」("x is bald") 的話,整句便寫成:

($x){[P(x) & ("y)(P(y)y=x)] & Q(x)}

很容易我們便可以發現其實是否最多一個「法國國王」,還有他是不是禿頭是不重要的。因為沒有任何 x 是符合 P(x) 的,即 ($x)[P(x)] 為假 (false);那樣的話則 ($x)[P(x) & A & B] 不論 A 及 B 是真是假也好,整句也必定為假,即:

($x){[P(x) & ("y)(P(y)y=x) & Q(x)]} = false
"The present King of France is bald" is false.
「現任的法國國王是禿頭」是假的

這樣的構成又有沒有違反排中律呢?我們看看它的反面「現任的法國國王不是禿頭」

~($x){[P(x) & ("y)(P(y)y=x)] & Q(x)}

~($a)[F(a)其實可寫成("a)[~F(a)],因此可以看成

("x)[~{[P(x) & ("y)(P(y)y=x)] & Q(x)}]

根據 De Morgan's law,~(a & b) 可以寫成 [(~a) or (~b)],故此便變成

("x){[~P(x) or ~[("y)(P(y)y=x)]] or ~Q(x)}

同樣地,就所有的個體x,~P(x) 均為真;後面以多少個 or 串連結果也真,即:

("x){[~P(x) or ~[("y)(P(y)y=x)]] or ~Q(x)} = true
~($x){[P(x) & ("y)(P(y)y=x)] & Q(x)} = true
"The present King of France is not bald" is true.
「現任的法國國王不是禿頭」是真的

邏輯符號的發明其實解釋了不少的事物:即使是一些看似抽象的事物,只要化成邏輯符號之後或許,也許能把複雜的語言簡單化。實際上生活而言,提出一些不存在的事物其實是沒有意思的;雖然有各種數學或邏輯工具能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方法還是不要有意無意去提出不在存的事物吧。羅素的不少發現也解決了不少語言上或數學上的矛盾及危機,有機會再說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