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大部分外購的日本動畫均像英文台的外購劇集般請供雙語廣播,這是一些動漫迷們一直爭取而雙贏的結果 - 想聽中文可按中文聲道、想聽日文可按日文聲道,連字幕都可以選擇出唔出 (當然如果能發展到出日文字幕就更好了)。在這個長久的過渡時期有一類動漫迷,他們盲目支持日本文化;他們的行為俗稱「逢中必反」- 不論作品質素,只要日本的外購動畫在電視台上是含有「中文歌」、「中文配音」、「中文字幕」、「中文譯名」等等都會立即跳出來反對、謾罵。
他們的行為被稱為「動漫塔利班」:「為反對而反對」、「勢要中文創作消失」。他們自我中心,完全不理會別人的論點;他們只覺得「我覺得應該只有日文版,你支持中文版就係偏幫電視台」,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忽略大多數受眾者的感受 (電視台大多數受眾者是普羅大眾,並非只有動漫迷)。常常聽到的幾款問題言論包括以下:
(1) 「毫無尊重」
以為用粗口、串人同不斷重覆負面字詞如「廢」、「垃圾」就好似好威咁。他們會話「你唔識日本文化,唔值得我尊重你,所以我要鬧衰你!」咁係咪即係「我覺得你唔值得你生存,所以我要捅死你!」呢?呢種邏輯極度有問題,說這話的人完全係反映出自己的不智,這種自命高尚的人最唔識尊重的便是他自己。
(2) 「未審先判,出o左再判」
連中文歌都未出,就已經話「中文歌一定係差」,完全唔去參詳其質素究竟係點。就算出o左,有人話「它有o的o野都幾好」,他們就會話「它明明就係差,你竟然話它好?枉你為動漫迷!」之類。無疑有些地方可能是要改善,但他們除了「無晒中文就最好」卻不會提出其他的改善方法,這種行為不是「討論」而是「批鬥」- 就像一些說「幫九巴講說話的就是狗巴的走狗!」(我隨便舉例的) 的人。就算有人加以追問、提出證明,他們卻會「突然急性眼盲」裝作看不見,將對自己不利的信息過濾,完全當自己是判官一樣,只當自己的論點是對的、其他則的錯的。
(3) 「盲目崇日、雙重標準」
「明明那段係解作 A,點解會解作 B?明顯是錯翻真失敗」你所謂的「解作 A」其實只是某字幕組或漫畫中文版的翻譯罷了,又唔見你話o個o的差?他們又會話「還我某某聲優 (配音員)」、「還我日文 OP (主題曲)」之類的言論,很多情況你只用按電視遙控上的 NICAM 鍵 (即當時的「麗音」) 就可以聽到日文,但他們卻推說「我屋企電視沒有麗音,主聲道上應該播日文配音而非中文配音」What? 電視觀眾大多都懂中文而不懂日文,況且說這話的人連識唔識日文都好令人懷疑,竟然要大多數的受眾去聽非流行語言 - 他們要的就是只可以有日文聲音的出現,不許有中文聲音;這才符合他們的言論和行為,實在自私至極。
我個人如果有日文配音一般都聽日本配音的。以前在電視要聽日文版也會受中文化的影響 - 例如它以前要播中文歌曲,大多都配以內崁式字幕,即是會遮住部分畫面 (主要受影響的在於日文歌詞字幕);又或是以中文標題畫面取代原有日文標題畫面 (你明明節目表或過場時等等都已經載有節目名,無必要再加上中文標題) 等等。這種情況近年已大有改善,這可以看看近年電視台對以下動畫的處理手法:
《アクセル・ワールド(加速世界)》
老實說,這動畫是不應該在下午六時二十五分播放,而應該像《神様のメモ帳(神的記事本)》般於接近凌晨播放。歸因尺度問題,有些畫面不得不被剪去,但過度刪剪又會使其劇情犯駁 - 單以一個 OP1 的畫面就已經令你每一集都剪的要命,那你為何還選下午連家長指引也不能加的「合家歡時段」播放?最後有的折衷的處理方法便是第二天早上加上家長指引並減少刪剪,因為無法重新由第一集再播過,只好等之後重播的時候了。
另外一則是無理爭議:翻譯用字的我個人覺得中翻是無問題的,畢竟看中文的不會知道「君」、「醬」、「先輩」是甚麼意思,而用「阿」、「小」、「師姐」是沒有問題的,我理解不到為何有些人非要使用大眾不明白的字不可。
《しゅごキャラ! (守護甜心!)》第一季
此動畫在三色台播放最大的爭議在於其 OP 的處理手法 - 由一開始 OP1,到第 27 話換成 OP2 都是無論聲道都是播放日語版的 OP。怎料過了三集的第 30 話忽然出現驚人的現象 - 畫面轉了 OP1、日文聲道聽到的是 OP1、出現一些跟 OP1 不搭的內崁式字幕:原來中文聲道那邊新加了一首中文 OP,而該中文 OP 是根據 OP1 的旋律,所以用回 OP1 畫面。你中文聲道要用中文歌是你的事,重點是你不要影響我聽到的日文歌,無端端我又要聽返日文 OP1。最後過了幾集因應一些人的建議,採用 OP2 畫面,各自的聲道則使用各自的 OP - 即中文聲道播放中文 OP、日語聲道播放日語 OP2,照顧兩者需要;這樣之後仍然嚷著要回日文 OP 的人便顯得不理性了。
將一些日本專有名詞本地化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些無意思的本地化卻令人反感。其中「テレビを見ています?」是解作「你有看電視嗎?」。「電視」並非香港人不懂的名詞,電視台卻翻譯成『有看「香港早晨」嗎?』,這種情況才是多此一舉。
這場「日文 VS 中文」的鬥爭中,有一群來自中立立場的的聲音。他們希望求同存異,雙方彼此包容。例如他們會懂得爭取雙語廣播,又或尋求對雙方都能有所改善的方案。《加速世界》的剪片問題及《守護甜心》OP 問題等的正面改善便正是他們爭取的成果,但「塔利班」們仍不死心,繼續打著「中文快點消失」的旗號,繼續反對、謾罵;連這些中立者也批評,質疑他們「為電視台撐腰」。要不是有這些人在默默爭取,我想到現在你在電視看動畫還沒有日語配音聽吧!
於二千年之前還外購動畫還未有外語配音在電視配音的時代,香港的外購動畫的「中文化」處理質素是不錯的 - 像有《寵物小精靈》的中文名及精靈譯名 (譯名我個人覺得不錯,至少比《神奇寶貝》以及現在一些跟隨台灣的精靈譯名好得多)、《數碼暴龍01》的主題曲「自動勝利 Let's Fight」、《百變小櫻》的主題曲等等都是耳熟能詳的例子。近年填詞水平下降、翻譯經驗不足,加上入行人數少、導致人才凋零,難道「中文歌、中文翻譯完全消失」就能解決問題嗎?這只會把行業困於死鬥之中,無法翻身 - 數年前連「兒歌金曲頒獎典禮」消失了,正正也是業界萎縮的結果。
其中一段 Reference 是這樣寫的:「要是他們得逞了,電視台、漫畫商今後都依他們主張的事來做,那麼,本地語言版本就無法製作、無法誕生出來,未出世已夭亡。屆時喜歡本地語言的人,無法透過自己熟悉的語言去接觸作品,又有誰要喊真的「還我中文版動畫」、「還我中文版歌曲」?進一步來說,本地觀眾甚至會因此而放棄接觸該作品。即使仍然接觸,作品也無法把訊息有效地傳遞給受眾。結果,對作者、作品、受眾來說,這是三輸的局面。」這絕對不是大眾所期望的結果。
這種「逢X必反」「為反而反」的納粹思維,只顧自己而忽略大眾感受、胡亂曲解別人的意思,與人類社會多元文明發展背道而馳,造成雙輸局面。他們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連尋求雙贏方案的人也盲目攻擊;只想將反對的東西從世上消失,窒礙社會發展,簡直貪得無厭 - 稱他們為「恐怖分子」也十分適當貼切。
唔知點解,這情況跟現今的另一項反某交通工具公司的情況有點像?
Reference:
《納粹思維仍是動漫迷主導思想》
http://hkari.cuhkacs.org/wordpress/index.php?p=963
《罵夠了沒有?》
http://www.inmediahk.net/node/25891
《香港電視台與動漫塔利班雜談》
http://ahonagomiacg.000a.biz/wordpress/2013/04/02/hong_kong_broadcast_with_acg_1/
《與導配會面》
http://leeyc0.wordpress.com/2010/11/13/%E8%88%87%E5%B0%8E%E9%85%8D%E6%9C%83%E9%9D%A2/
這種「逢X必反」「為反而反」的納粹思維,只顧自己而忽略大眾感受、胡亂曲解別人的意思,與人類社會多元文明發展背道而馳,造成雙輸局面。他們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連尋求雙贏方案的人也盲目攻擊;只想將反對的東西從世上消失,窒礙社會發展,簡直貪得無厭 - 稱他們為「恐怖分子」也十分適當貼切。>>>你做九巴打手,為反區議會而反,你一樣係「恐怖分子」
回覆刪除另外一邊廂叫人唔會屈你做打手,自己又寫「你做九巴打手」:又一個雙重標準的好例子。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