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到銀行處理各樣事務時,職員通常都會有意無意地提起各種生活上的話題。在年輕一代來說,工作一般就是最能搭得上嘴的話題。「請問你做盛行?」「我做 IT 呀」那我也不介意回答這個問題,銀行職員也只是打一份工的嘛。怎料這位職員十分健談地繼續話題:
「咁做得辛唔辛苦呀?你今日放假咩咁得閒過黎o既?」
「我係呢度附近返工,而家 lunch time 嘛;都唔算好忙咁啦。」
「我地呢度都有人係做 IT 不過都幾忙,有時夜晚十點幾都仲要做o野呀。」
這位銀行職員對資訊科技行業的認知,似乎就只有來自她的銀行的 IT 部門的工作情況。從她的說話可以看出:該銀行的 IT 部除了「夜晚十點幾都仲要做o野」以外,還好像忙得連午餐也沒有時間吃。說實話要問「香港有多少個行業是不用超時工作的?」答案當然是「幾乎沒有」的。要說超時到十點就說辛苦的話;看看那些剛畢業當會計的,能早於日出時間回家已經暗自竊笑了。
以資訊科技行業來說,不同的工作情況因工作性質而異:例如你的客戶訂下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或限期也是沒有辦法的,嘛對外行人來說 IT 只不過像是像「智能手機上按兩下設定鍵」的簡單操作罷了。IT 公司的類型也五花八門:有專門做 support & maintenance 的、有幫人寫應用程式的、有賣 software 的、也有賣 hardware 的等等。科技已經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就好像以前手寫的日記也變成現在的網誌一樣。
早前看到一段新聞有關 IT 行業的新聞,內容寫著「初入職程式編寫員 (programmer) 起薪點約1.3至1.5萬元,累積兩年經驗或可轉型至系統分析員 (system analyst),三年資歷薪金可躍升至2.5萬元。」,再落少少卻有一句看似充滿矛盾的「企業加薪約4%至5%」(15K 加兩次 5% 大約只有 17K,第三年要跳到 25K 大約需要加薪 47%;就算以每年加薪幅度相等計算,15K 要每年加 19% 第三年才會有 25K。兩種情況基本上都無乜可能,反而最有可能的是 15K 每年加 5% 加十年先有 25K)。事實上,以上兩者並無矛盾:因為「加薪」除了「企業加薪」外還有「轉工加薪」。所謂「轉工加薪」顧名思義就是當你轉工的時候,新僱主願意提供比現有工作較高的薪金。
於市場上招聘人手的薪金是講「市場價值」,就是你工作一年理應所得的市場人工增幅理應為「通賬+一年經驗」的錢;而偏偏大部分的公司就則只按通賬或更低的幅度作加薪,這兩者的薪金差距稱為「溢價」。轉工可以有十萬個理由:甚麼工作環境差、上司對你不好諸如此類,但叫價 (寫 expected salary) 的時候是極少求職者寫上自己現職工作相同或更低的薪金的,因為「轉工」是「追回溢價」不可錯過的唯一機會 (要現職的公司幫你追回溢價是不可能的;因為公司會怕你利用它,幫你加完之後會調轉槍頭照樣走人)。
在我眼中,加薪幅度低於通賬的公司其實已經代表它即使升職也無法追回溢價,一般都不宜留太久 (因為就算升職,人工仍比市場招聘同樣職位的人工低一截)。如果公司是凍薪甚至減薪,作為僱員便應該考慮轉工,因為每次轉工「追回溢價」的增幅是有上限的 (即所謂「叫價受現價影響」),累積的溢價太多會令你窮一生的精力也無法把價值追回至市場水平。一次的凍薪或減薪造成的溢價增幅過於巨大,所以先會有「唔加人工就係叫你走」的講法,更不用說減薪的情況了。
所謂「良禽擇木而棲」、「魚唔過塘唔肥」,這個社會也不是「無o左邊個唔得」,現今社會是只有有極少數人是「一畢業就打死一份工做到退休」的。相對於會計行業被 Big 4 壟斷,IT 到處都是機遇:你看那深水埗黃金商場裡有多少人,或者看看你自己的智能手機裝了多少 apps 便能明白了。因為職位的供過於求,也造成了行業的不穩定性:當你不滿意現時的工作環境,要尋找一個更滿意的工作環境其實也不是想像中困難,只在於你肯不肯去付出。
當然轉工「追回溢價」也帶來其他代價:就是你要重新適應一個新的工作環境。此舉其實風險甚高,因為可能你的新上司比現有的更差,或者工作比以前更忙。你已知你現有環境是如何,是無法與一個未知環境作比較,這就是所謂的「轉工風險」;而且轉工有得多麻煩東西要做:例如寫履歷、準備面試、複習行業相關知識等,所以有些人會放棄「追回溢價」的權利安於現狀,這個完全取決於個人選擇。
曾經有舊同事在我離開了那公司以後,有一天問我說那舊公司以因他工作大約只有半年而沒有給他做 appraisal (即不獲加薪) 應該怎麼辦。該公司是加薪幅度低於通賬的類型,所以我做了一年多便辭職轉工了。他也明白這溢價原理,知道他如果要多待一年才決定去留造成的差額實在過於巨大。但坦言該公司的工作環境尚算不錯,他因此既想要加薪 (哪怕是一點也好) 也想留下工作。不過「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我覺得他應該要作決定:一係立即轉工走人、一係多待一年看看如何才決定。因為市場經驗一般以半年為單位,他在那公司剛好有半年經驗,遲兩三個月才轉工跟現在就轉所帶來的增幅實在沒有太大差別,猶豫不決只會誤了大事。
轉工還有其他東西要留意,其中一項要留意的叫「求職陷阱」:例如未有確定 offer 時絕不能讓身份證明文件離開自己視線範圍 (你可以給他核對個人資料,但不可讓他拿走,因為他可以影印作不法用途);就算確定 offer 也要小心核對合約內容的每一項條款,好像之前提到的「究竟寫勞工假期還是公眾假期有薪與否」之類 (其實我唔明點解有人會寫著勞工假期才有薪的合約都去簽,有o的o野唔係應該要清楚確認所有o野保障自己先做o既咩?),有些更詭異到我完全無法理解為何有人簽的條款都看過了 (有機會再說)。所以,一連串的求職活動所帶來的溢價收獲還是有價值的,關鍵在於你肯不肯付出和留神而已。
30 Jun 2014 追加
1. 有人話通縮的時候轉工加唔到人工,工作經驗所累積的溢價是不受通賬或通縮影響的。
2. 此文是講緊「同行轉工」,唔係指「轉行」。
11 Jul 2014 追加
1. offer 有問題係應該要 reject,唔係無得揀你就要自貶身價,做對自己不利的事情,隨便 accept offer 對前途是有影響的。
2. 我唔鼓勵轉工次數過於頻密,但同一份工做三年五年十年都見唔到一個合理 (合理=高於通賬) 的薪金調整一定唔係一件好事。
Reference:
《研究:長期不轉工‧少賺五成》
http://biz.sinchew.com.my/node/97444
《加人工的代溝》
http://tips.ctgoodjobs.hk/columnist/icy-wong/2013/02/04/%E5%8A%A0%E4%BA%BA%E5%B7%A5%E7%9A%84%E4%BB%A3%E6%BA%9D/
《理財第一波:轉工的溢價》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40427/18701673
《轉工加薪的一些事》
https://hk.finance.yahoo.com/blogs/%E7%90%86%E8%B2%A1%E5%A4%9A%E9%9D%A2%E7%9D%87/%E8%BD%89%E5%B7%A5%E5%8A%A0%E8%96%AA%E7%9A%84-%E4%BA%9B%E4%BA%8B-085356688.html
通篇只係一堆離地的垃圾發出的胡言,希望你認清社會現實。
回覆刪除轉工先會人工高,這就是社會現實。
回覆刪除轉工不一定會人工高,這就是社會現實
回覆刪除個社會現實係o的僱主鍾意加低過通賬,所以轉工係取回應得的溢價。
回覆刪除之前話我向現實妥協,而家話希望我認清社會現實,你講o既野都幾矛盾。
(咁又係能夠在 2PM 跟 11AM 留言又話自己返緊工,我大概也明白是怎麼一回事)
有些行業轉工的確不會加。IT果啲工就會,不過IT本身入行薪酬過低。
回覆刪除(我接近半年無寫過o野,竟然仲有人留言...)
回覆刪除確實這個情況是按行業而定,例如因為各種原因而式微的製造業可能就比較難說。
咁畢業生(無論IT與否)一般的入行薪酬都普遍因為無工作經驗而被僱主厭價,我覺得係無可厚非既;不過做左一年都得雞碎咁多的加幅實在不合理就是。